由 吳明珠中醫師

健康專欄 - 中醫治脫髮二例



   
  【本文作者】吳明珠中醫師  【本文作者服務診所】吳明珠中醫診所
【文章分類】臨床經驗    發表日期:2008-09-04    點閱數:40564

【文章標題】中醫治脫髮二例

  近日臨床治療二脫髮患者:


 例1:戚某,男,24歲。2003年3月8日初診。脫髮3年多,加重1月。患者3

    年前開始脫髮,未在意。其後漸漸禿頂,以致全禿,伴頭暈、耳鳴

    、寐差夢多、失眠,時感心煩、頭皮燥癢。納食如常,口渴夜間明

    顯,大便數日一行,小便黃。視其餘髮枯槁無澤,面色萎黃憔悴,

    舌質紅 、苔薄黃,脈弦浮細數。


 ◎中醫診斷:屬肝腎陰虛,虛陽上擾生風。

 ◎治療:滋補肝腎,鎮肝潛陽,兼以祛風。

 ◎處方:杞菊地黃丸7克 女貞子1.5克,何首烏1.5克 旱蓮草1.5克 丹參1.5克

     當歸1.5克,夜交藤2克,生牡蠣3克 4Ⅹ7

  服7天後,頭暈、耳鳴、頭皮燥癢好轉,睡眠轉佳,效不更方,續服7天

   。其後又于上方去當歸,續用1月後,新髮漸生,諸症皆瘥。上方改生

   牡蠣為3克,加補骨脂1.5克,蓯蓉1克。1月後髮長已較多,色亦較黑有

   光澤,續治療中。


  例2:孫某某,女,30歲。2003年5月11日初診。頭頂散在性斑禿2年,加

     重 2月。2年前抓癢時發現頭頂有一銅幣大光禿無發處,頭皮屑多

     ,脂溢 多。近2月斑禿增多,頭癢甚,頭皮屑及油脂較前增多,

     伴夜寐欠安, 心胸煩悶,大便不爽,時乾時稀,小便混濁。視其

     頭部斑禿達7~8處 ,可見油脂分泌,頭濕如油抹,舌質紅、苔黃

     微膩,脈弦浮。患者主 訴要吃煎藥〈因已掉髮厲害〉

 ◎中醫診斷:濕熱蘊結,肝失疏泄。

 ◎治療:清熱化濕,疏肝祛風,兼以益腎潛陽。

 ◎處方:桑葉10g,菊花15g,女貞子15g,何首烏15g,旱蓮草15g,枸杞

      子15g,佩蘭10g,黃芩12g,土茯苓12g,薏苡仁20g,生山楂

      15g, 蟬蛻9g,夜交藤15g,珍珠母30g,生牡蠣30g(上2味先煎)

      ,甘草10g 。

   用藥14天,舌苔化,頭癢、頭皮屑、脂溢均明顯改善,心胸煩悶除,

    二 便平。上方去黃芩、佩蘭,用藥月餘;又加菟絲子15g,補骨脂

    9g,持續 治療2月後,頭髮開始生長。續用上藥治療中。


治療脫髮心得整理如下:

1 脫髮之標在於風,責之於肝

   脫髮在臨床上多見於斑禿或整個頭部髮落,餘髮無光,色澤晦滯或枯槁,或見頭皮屑多,或見油膩粘附,頭髮甚癢,伴頭暈、耳鳴、失眠或寐差夢多、腰膝酸軟、精神憂慮或煩躁易怒等。脫髮、發癢此乃風動之象。由於脫髮之人多有憂思過度,易傷脾胃,以致氣血生化來源不足,肝之藏血減少;或暴怒傷肝,或抑鬱過度,以致肝之疏泄失調,肝氣鬱結,日久化火,耗傷肝之陰血,陰虛則陽亢,虛陽上浮與外風之邪相合,兩陽相煽而發落、發癢,諸症皆備。治療之要當以祛風。祛外風以桑葉、菊花之輩;制內風取重鎮之品生牡蠣、珍珠母、代赭石、磁石之屬。由於風為陽邪,易傷陰耗血,宜配以何首烏、枸杞子、旱蓮草、女貞子等補益肝腎,滋陰以潛陽,益水以涵木;血虛陰虧則血稠,稠則瘀,故佐以丹參、赤芍、當歸以涼血、活血、和營,使補而不滯,祛邪而不傷正,則髮落、髮癢自止,諸症皆除。


2 蠲濕運土治其中,血充血行風自滅

   《素問·太陰陽明論》[云:“脾者,土也,治中央……生萬物而發天下,故上下至頭足,不得主時也。”對脂溢性脫髮,如憂思傷脾,或過食肥甘厚膩之品損傷脾胃,脾失健運,既不能將水穀精微轉化為氣血以濡養全身;又易停滯成水濕,水濕上泛巔頂,腐蝕髮根與風邪相呼應亦可致髮落、髮癢。因濕性粘滯,還可伴見發濕如油抹、粘附成束,或皮屑如虱。其治于上方中,去赭石、磁石,加入佩蘭、薏苡仁、白豆蔻、生山楂之屬。偏濕熱者,去白豆蔻,重用黃芩以化濕健脾土除濕熱。脾土得健,水穀精微得以化生氣血而滋養全身,髮根得養,風邪自熄,髮漸榮矣。


3 健脾補腎以收全功


  脫髮病因雖有不同,但其根源以虛為本。因脫髮之人多有腦力勞動過度,或年事已高,或放療化療所傷,或情志不暢,鬱怒傷肝,或飲食肥甘厚膩,濕邪困脾,久之脾氣受損,肝腎暗耗,氣血雙虧而髮失榮養,則枯槁不澤。治療當以培補後天以促先天,健脾益氣以生血,滋水益精以涵木。因此,當標證(風、濕、陽亢)去後,當慮其虛,及時以太子參(或黨參)、黃?、白朮等健脾,以何首烏、枸杞子、旱蓮草、當歸、熟地黃等補益其精血,又當陰中求陽、陽中求陰,酌情選加肉蓯蓉、補骨脂之屬使陰平陽秘,相得益彰,髮榮根固。



【內容來源或主要科學文獻依據】醫師自行發表
【轉載本文請取得原作者同意】